狗狗长吸血虫会传染吗?
血吸虫病(Hematosporidiosis),也叫血吸病、寄生虫性肝病。是由寄生在肝脏和胆道的寄生虫—血吸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1958 年,中国学者首先发现重庆江北黄草坝稻田中的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能感染家兔,导致急性消化道炎症和慢性消化机能减退症,后来证明这是异尖线虫感染的临床表现。1970~1972 年,我国又先后发现了绦虫、蛔目异尖科寄生虫和异尖线虫三种寄生虫在肠道内的相互感染的迹象[6]。
随后又发现猪蛔目的异尖科寄生虫可以在小鼠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日本学者也发现在小白鼠的胃肠道内异尖线虫可以发育成较大成虫。有人在兔肠中观察到异尖线虫以幼虫形态穿过微绒毛进入上皮细胞。有实验表明,当异尖线虫通过小肠壁时,可能使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个别毛细血管破裂,使肠壁发生局部瘀血,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病理变化。
不过,虽然这些研究都提示异尖线虫具有致病性,但是还没有找到人患该病的直接证据。 所以,现在公认的结论是,异尖线虫可以引起动物消化道疾病,但不会引起人体的急性和慢性的传染病症状。 至于题主提到的“虫子钻到肉里”、“吸血”,应该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期。大多数寄生虫的幼虫在外周血液里只能存活几分钟或更短时间,而且需要依靠体表纤毛摆动才能运动,所以不可能像血吸虫那样钻到血管里面“吸血”,所谓的“吸血”其实是寄生虫附着在皮肤表面或者胃肠道黏液上,摄取少量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