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疫苗过敏怎么抢救?
首先,要肯定一点,注射疫苗后发生轻微过敏反应十分常见,通常不必过分紧张。但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注射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局部反应:在注射疫苗部位发生轻度红肿、疼痛,或局部皮肤发痒,发热,出现散在的红疹等;
(2)全身反应:轻者出现发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腹泻、腹痛、便血、抽搐、昏迷甚至死亡。上述反应大多程度较轻,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给予适量的维生素B1和C即可恢复。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者进行性加重,应立即就医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前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麻黄碱的药物;如服用抗组织胺药应减低剂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
目前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而自用的乙肝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对于接种者来说,无论接种何种剂型的疫苗,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接种,必要时进行治疗。 对某些严重过敏反应,尤其是伴有休克症状时需要静脉输液以补充能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对肾上腺素缺乏的患者,可皮下注射0.3~0.5ml,每隔半小时左右注射一次,一般不超过3次。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氧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如有呼吸困难或憋喘时,应及时就诊。 对于过敏性休克发作较剧烈的患者,可采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5~10mg加于5%葡萄糖水中缓缓静脉滴注,以减轻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