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能打吗?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目前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抗体监测情况 根据目前的规定,国内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为2-1-1疫苗注射程序(4个注射剂次);国际上的普遍接种程序是3+1接种程序。 无论是国内的2-1-1程序还是国外的3+1程序,在接种第2针疫苗后的15天,都需要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果未产生抗体,则需补种疫苗;如果产生抗体,则在1年后复查抗体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接种程序,只要接种者完成5次(即1针疫苗)的接种,体内都会产生抗狂犬病毒的免疫球蛋白。
其次,再了解什么是血清特异性抗体,这个抗体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体内的B细胞会识别抗原并发生免疫反应,此时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根据作用特点的不同,抗狂犬病毒抗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和抗体(naive antibody),另一种是补体结合抗体(complement fixation antibody),前者可以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融合,后者可以通过补体途径激活固有免疫系统的吞噬细胞,清除侵入的病毒。 这两种类型的抗体都可以通过检测来判断是否有抗体存在,而检测抗体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为很多种,如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试验等;按照样本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血清型抗体检查、分泌物抗体检查等等。
目前,我们对于狂犬病的防御手段还比较单一,除了预防感染的关键——疫苗以外,还没有找到其他有效的防治办法。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