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用单抗是什么东西?
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免疫功能应答,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
简单点说,在正常状态下,机体对外来异物(如病原微生物等)具有抵抗作用;但一旦受到攻击时,机体会产生反应,进行自我修补,其中一部分免疫细胞会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而抗体的分子中有一类被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 antibody)的分子,能识别特定细菌或病毒所特有的成分。 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大量合成,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单克隆抗体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异源蛋白质,因此在体内外代谢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构象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损害其与病原体结合的能力,从而削弱药效。另外,目前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多是采用动物来源的蛋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免疫原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诱导机体产生抗药物抗体,影响疗效并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制备和合成高效的抗菌药物。而在这些努力当中,基于基因技术的新型抗体——DNA纳米抗体,可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
1. 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为DNA纳米抗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自1980年,美国科学家Paul 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噬菌体后,纳米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如今,该领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行业,并在多个学科间不断交叉。 在纳米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技术,包括基因组技术、合成生物学、定向进化、高通量筛选等等。这些新技术为科学家们打开了成功研发DNA纳米抗体的大门。
2. DNA纳米抗体可以应用于多领域的临床治疗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展示了DNA纳米抗体作为药物的应用潜力。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有实验小鼠接受了DNA纳米抗体治疗后,体内肿瘤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上也有报道显示,给模型小鼠注射了DNA纳米抗体后,其对炎性肠病具有改善效果。在眼科手术中利用光激活的DNA纳米抗体可以治疗青光眼,而静脉注射则可用于视神经损伤的治疗。DNA纳米抗体还可用于抗感染治疗。
3. 小分子配体助力DNA纳米抗体融合细胞功能 虽然DNA纳米抗体有许多优点,但是天然状态的核酸难于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为此,科研人员们在探索如何将这一“大分子”送至靶细胞发挥药理活性。最近有研究表示,通过小分子配体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DNA纳米抗体与细胞膜的融合,进而将抗体内的特异性识别区域导入细胞内部,实现其靶向抗肿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