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中暑呕吐怎么办?
中暑的原因
1、在强烈日晒的条件下,体温调节中枢失调,热平衡失常,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从胃肠道和皮下出口大量外散,水盐代谢失调,发生循环衰竭。
2、在密闭缺氧和有热源存在的情况下通风不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引起身体不适,以致发热、头晕、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胸闷、行走不稳等症状,称为中暑热。
3、在低温、低压、高湿的环境中,人体散失的热量远比空气条件下多几倍至几十倍,而使体温过低。
中暑的急救方法
1、尽快将病人移到阴凉处,脱去病人衣物,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同时应注意防止呕吐物误吸入肺内。病人嗜睡时,应有人守护在一旁,不时摇动病人的身体,有时甚至在寒冷的环境中,甚至要强行将其摇醒。
2、让病人饮一些盐水或温开水(浓度为1~2%),以补充人体大量消耗的盐分和维生素以起到淡渗利尿的作用。
3、可用冷水与温水按摩病人的四肢皮肤,同时进行温水灌肠,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恢复病人体液平衡。
4、对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护大脑或呼吸中枢,随时可能发生的呼吸骤停,此时可进行口对口呼吸,并以纱布(或手帕)卷包牙齿,以防损坏牙龈。若病人有反射活性但神志不清,则只能进行口鼻呼吸,并注意防止呼吸性支气管炎。此时切忌给病人服用镇静剂,若有抽搐发作,可用20%葡萄糖溶液静脉给药,每50毫升加胰岛素8~12单位,每小时1次,进行葡萄糖胰岛素静脉滴注。同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每隔1小时测量1次并记录。
5、有条件的最好立即将病人送到急救医疗中心进行抢救。
中暑的预防
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中暑的认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室外高温下工作时,戴上遮阳帽或穿长袖衬衫等。认真遵守职业纪律,如工作在35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午应休息,并适当饮用碳酸饮料。
2、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喝一些果汁,白开水或者矿泉水,可以保证体内水分的充分供给,但不要过量,否则容易引起腹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的,建议喝一些含盐分的饮料,如桔子汁、盐和糖的混合饮料、矿泉水等,可以补充体内水分排泄掉的热量,还能补充身体需要的钾(夏季大量出汗后,可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主要由钾的流失引起)。不要喝啤酒、饮料、浓咖啡、浓茶等,这些饮料和碳水化合物都会加剧身体内水分的流失。
3、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活动,应注意身体健康保养,如穿宽松、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睡眠时要通风,并置于阴凉处。
4、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大出汗量,达到消暑除湿的目的。但饭后一小时内最好别做运动。
5、在高温季节,不要在下午4点后(太阳落山)到户外进行运动,以免加重中暑。
6、避免在10时至14时之间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