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狗咬人会得狂犬病吗?
狂犬病,是一件令人十分惊悚的事件。一旦被病狗咬伤,极为可能患上这种令人闻风丧胆的致命性疾病。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为1~3个月,最短10天,最长可达数年。狂犬病多发生在秋季,其次是春季。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时病毒已潜伏于动物体内,到了秋季或春季,体内病毒大量增殖,发病极为迅速,常在2~6分钟出现症状。那么,怎样预防狂犬病毒?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狂犬病毒的潜伏期是一般是一个月到三个月,但是最晚一般不超过一年。在未发病的潜伏期内,狂犬病毒在人体中游走,无固定部位,一旦到了潜伏期的后期,狂犬病毒将主要居住在脊髓的神经根及周围空隙中,中枢神经或离髓鞘或无髓鞘的神经纤维间。发病开始,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后逐渐扩展到全身,咬人狂犬病人发病率极低,原因是因为人和狂犬病毒接触后,病毒数量甚大,但大部分被免疫力的免疫系统清除,只有极小部分进入周围大脑神经细胞,由于神经细胞不能再生,所以病毒繁殖不出,而不发病。
发病征兆:
1、急性狂犬病的症状:
多数病人前驱症状明显,临床表现为具有刺激性疼痛的咀嚼无力和封闭感的牙齿疼痛。急性狂犬病突出的症状为狂燥性的惊恐,对声、光、水及其它刺激物的作用过于敏感,如夜间醒了以后,醒来以后会感到惊恐,听到一点动静,就会觉得屋子里有个影子在动,白天吓得不敢出门,夜间吓得不敢入睡。病人多顽固地抗拒治疗,有的病人颈部被绳子绑紧,咬伤自己的皮肤而被送往医院救治。
2、亚急性狂犬病,也就是急性症状之后的麻痹综合症。
主要见于10天以上无症状的病人。由于狂犬病的症状逐渐加重,病人显得极度痛苦和恐怖,有强烈的恐惧感,病人神志萎靡,嗜睡或神志呆钝,反射兴奋,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水肿性紫癜及皮肤淤点等。
预防狂犬病毒感染措施:
1、管理好动物。
提倡的家畜、家禽畜圈养,不放养或流浪。对有病或狂犬病的家畜、家禽,要及时诊治,不得饲养。对病犬、野犬要集中进行捕杀,严禁死尸露天堆放。
2、灭鼠和捕猎禽畜。
3、处理和喂食时要完全煮熟。
狗肉应为整个煮熟,并防止有毒药物或粉尘污染。狗肉应密闭存放,防止蝇虫鼠咬。不吃腐烂的狗肉。
4、护理病人时,不让其直接接触病犬(狂犬)。
狂犬病人的分泌物和污染物,立即进行消毒。
5、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