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狗狗要断尾?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饲养的宠物狗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所以,不管是剪尾还是断尾,都属于道义上的建议。不过如果养狗人自觉,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自己的爱犬,不让自己被它伤害,当然可以选择不管。 如果不能,那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在幼犬时期断尾,而不是成年后再做处理。这主要是因为:
1、在成犬时,尾巴位置的骨骼和肌肉已经发育完全,此时再做手术风险增大;
2、幼犬时期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受性和反应性比成犬都要差一些,因此痛苦感也会更小一点;
3、很多动物在幼年期都有咬尾的习性,如果不断尾,很容易发生自残现象,而剪掉尾部最危险的一点就是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所以,当爱犬的尾巴出现病变(如寄生虫感染导致痒痛难忍)或者因为咬尾造成皮肤损伤的时候,就必须采取措施了——要么清洗伤口,消炎杀菌,防止感染;要么直接将尾巴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狗狗的应激反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可能伤害自己和主人),可以给它打一针镇静剂然后再进行外科处理。 但是,如果狗狗只是喜欢舔舐自己的尾巴并未能达到病态的程度(比如没有感染寄生虫等),而且年龄也不限于幼犬期,那么就不必强行干预了。 因为狗狗的尾巴有着重要的感觉功能,并且通过神经与大脑相连,是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强制切断这种联系,势必会对它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