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训练动作快?
需要明确一点是: 所有的训练都要基于肌肉群的功能性损伤和功能性减退基础上。 所谓“训练动作速度”也是一样。 所以如果题主想要提高动作速度,就必须得从影响“动作速度”的相关因素着手。 影响运动速度的因素有很多: 肌力不够、肌耐力不足、灵敏素质差、协调性不好都会导致动作速度慢; 动作模式错误、大脑对动作的调控能力差也会引发上述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针对相关因素影响制定相应的强化训练计划;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调节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睡眠充足)以营造良好的人体机能状态。
一、增强肌力和耐力 对于肌肉而言,力量代表着能够完成的重量,而耐力代表着能够完成多少次重复动作的能力。所以增强肌力、肌耐力的办法,可以通过增加负荷(负重练习)、增加练习次数(循环练习)的方式来实现。
二、强化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存在灵敏性及协调能力的问题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测试来简单自测。 以测灵敏素质为例,可以让受试者双脚并拢快速下蹲起立,重复10次为一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做三组。
三、改善动作模式 要想提升动作速度,还需要纠正不良的姿势,以及习惯错误的动作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在完成动作时的姿态,来对自己当前的动作模式进行判别。 当我们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如果能仔细观察,多半能观察到不正确的姿态——比如颈椎过于向前突出、背部弯曲度过大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来改善这些不良姿态。
四、提升神经调控能力 所谓“熟能生巧”,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外,“熟”也是影响动作速度的重要因素。 对于任何运动来说,“熟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条件反射,做到得心应手,才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所以,要想提升动作的速度,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做多练,提升动作的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