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得弓形虫好治吗?

缪博召缪博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刚看完医生回来,心情很沉重…… 弓形虫病又称弓状体病、弓虫病或巨细胞寄生虫病,是由刚地弓形体目(Gondiida)刚地弓虫(Gondiacharl)引起的动物及人类的传染病。成虫主要寄生在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感染健康的畜禽和人类,造成人类食物中毒和畜禽的胃肠道疾病;幼虫期可在体内移行,但多为自限性经过,少数情况发生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报告发生本病,我国也早有报道[1]。由于近年来检疫制度的加强,该虫在我国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一些动物检疫过程中仍有发现。 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粪—口途径,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非常重要。另外,由于该虫的抵抗力强,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故消毒不彻底也可能造成传播。

1.胃肠道外感染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有时可有头痛、咽喉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浮肿等,一般持续7~10d,恢复较快。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肾损害的表现,如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异常,出现血尿、蛋白尿。

2. 胃肠道感染 多表现为比较轻微的腹泻,每天3~5次,偶有重度腹泻,每日10余次,多伴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病程一般为7~10d。

3.先天性感染 母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新生儿获得对弓形虫的被动免疫,一般不发病;但当孕妇患有急性感染时,可能引起流产、胎儿畸形、死胎或早产。存活下来的婴儿,体内的抗体会逐渐消退,6个月时降到最低点,此后,如果不再被感染,则不再发生感染。若再次接触,可再次引起发作。

4. 慢性感染 可长期带菌而不出现症状,但可使病原体扩散。

(三)病理变化 根据不同的感染途径和病变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肠炎型、胃肠炎型和胃肠外型。常见的病理变化有胃炎、胰腺炎、肠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和小叶性肺炎等等。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血清学试验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采用间接血凝检测方法,如果检测到血清中的IgM抗体,则可确诊为近期感染,如果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则可确诊为既往感染。

(五)预防 以防止接触传染源为主。搞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注意口腔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注意不要吃半生半熟的肉类食品。一旦发现有腹泻病人及时就医,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做好动物的隔离护理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六)治疗 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以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急性期给予补液、营养和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肝、肾功能。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比如苯巴比妥等。

玉欢芙玉欢芙优质答主

猫得了弓形虫的治疗过程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在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前,不能私自停止用药。猫在患弓形虫后,主要有发热、咳嗽、呕吐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

弓形虫病可以预防,我们日常接触的患有弓形虫的猫大多数都是携带而没有任何症状的。想要预防弓形虫,首先要从猫的日常管理着手,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查,如果有寄生虫感染,要治疗后再考虑接触。其次,对于铲屎官而言,要重视个人卫生,接触小猫和小狗狗后及时洗手。最后,要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后再食用,以防止其他寄生虫类的疾病。

总的来说,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于人和动物都有一定的危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