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什么情况下得弓形虫?
你要了解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寄生在细胞里的寄生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科。 根据检疫和疾控部门调查,我国每年进口猪肉量在500万吨以上,而海关检验检疫表明,60%以上的进口猪含有弓形虫,部分批次达到100%。
由于我国养殖业普遍使用饲料添加剂,促生长剂等,导致弓形虫感染率极高,达40%-80%,部分农场甚至达到100%;随着生猪养殖及屠宰企业逐渐向外转移,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之一。 在自然界中,弓形虫的主要自然适宜宿主是猫科动物,所以,通常认为弓形虫的自然适生性较强,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 尽管人不是弓形虫的自然适宜宿主,但是人感染后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少数患者会有发热、乏力、肌痛、咽炎等症状,2~3周可自行缓解。值得注意的是,孕妇感染弓形虫之后,如果炎症反应强烈,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患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一旦感染弓形虫,则可能发生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但是!请记住,弓形虫只有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即人类或其他温血动物体内时,才会感染宿主细胞并不断繁殖。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弓形虫作为一个体外寄生虫,并不以人类或其他温血动物为主要目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作为体外寄生虫,弓形虫是怎么进入动物体内的呢? 答案是:通过消化道进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然后再侵入土壤,被植物吸收进根部,最后经叶面进入昆虫的消化系统,从而完成对昆虫的感染。当鸟类、兽类或其他温血动物食用了被感染的昆虫时,就可能染上弓形虫病。保持肠道清洁,注意手卫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是预防弓形虫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