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会在狗的体外么?
首先,应该明白寄生虫和病毒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一般有体内传播和体外传播两种方式。 体内传播的虫体,一般需要虫体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在肠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但是,由于人体强大的免疫机制,绝大多数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会受到抑制而死亡或萎缩。
少数寄生虫能够在人体内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所谓体外传播的途径,就是虫体不经过消化道而是在外界环境中侵入机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寄生虫的幼虫期。当幼虫从虫体出来,落入外界环境后,如果恰好被合适的目标动物(如猫、狗等)接触,就可以直接或间接经伤口、皮肤、黏膜侵入体内,而在体内生长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有些寄生虫是可以以幼虫形态在体外生活的,这时虫体可以像蚯蚓一样,在土壤、灰尘或其他物体上蠕动,寻找合适的宿主,一旦接触即可发生感染。 但这种感染的途径并不常见。多数寄生虫的幼虫并不能够以幼虫形态在体外生活很长时间。而且具有较强抗毒能力,一旦离开虫体,幼虫的生存力会迅速降低。只有那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实验小鼠才能较容易地摄取到带有幼虫的饲料而发生感染。 人对多数寄生虫的抵抗力比较强,即使接触到含有寄生虫的分泌物也会很快将其清除,从而避免感染。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担心虫子从外面的环境中钻进来导致疾病的发生。
弓形虫在猫或猫科动物体内终生带虫,可由猫或猫科动物粪便排出,外界生存时间较长,有很强的抵抗力。人和动物主要通过吞入被包囊或卵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感染,也可经破损皮肤、粘膜感染,或经输血、器官移植感染,或通过患弓形虫病的母亲经胎盘感染胎儿,或经虫媒吸血感染。由上述可见,狗不会排弓形虫,弓形虫也不会在狗的体表生存,感染弓形虫后也不会在狗体内终生携带繁殖,所以不会由狗传染给人。
孕妈妈不要轻易接触猫狗,因为猫喜欢在温暖湿润的地方撒尿排便,如果感染了弓形虫,那么这些地方就有大量的弓形虫卵包,孕妈妈接触后很容易感染。虽然说养狗患病几率极低,但预防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一旦感染,对胎儿影响很大。因此,日常生活中还需从以下方面做起:
1、不接触一切来历不明的猫狗等动物,也不做亲密接触(亲吻、拥抱等)。
2、不吃生肉或未经煮熟煮透的肉食,不生饮奶汁或其他动物性食品。
3、最好不吃宠物吃剩的食物。
4、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饭前便后要洗手。
5、家中如果有小猫小狗,应专人专养,避免大人小孩都接触,尤其要避免小孩接触,因为小孩感染弓形虫的几率和患病率均比大人高。
6、孕前如果喂养宠物猫,最好在考虑怀孕前半年送人或送宠物收养中心寄养。如果喂养宠物狗,接触时一定要避免接触其粪便,接触后要及时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