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松鼠身上的跳蚤?
在2017年夏天 ,我从老家拿了一袋棉花给小孩做棉被,打开袋子一瞬间,十几条大小一样的白色虫子“飞”了出来,我定睛一看,原来这是米象(学名:Sitophilus或S. zeamais),于是立即把棉袋扔进垃圾桶里。过了几天,我发现床头蹦达着几个米象,顿时毛骨悚然,立刻清洗了枕头、被子和床单。 这种会飞又会跑的虫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妈妈讲的故事:当年奶奶带着我刚去西藏的乡下爷爷家小住,晚上在床上躺着,突然感觉有东西爬到了脸上,用手一抓,是一整团软软的虫子,顿时吓坏了,叫来爷爷帮忙抓,最终抓了满满一把,吓得一夜没睡。 这就是我家里的米象幼虫——像白蚁那样大的幼虫,钻在地下蛀食,把粮食磨成粉后再吐出来,自己取食。当粮堆里有足够的营养时,它们能迅速繁殖,数量很快大增;一旦粮堆里的营养不够了,它们也会很快死亡。
除了粮食,这些娇气的虫子和它们的幼虫爱吃各种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等。它们不喜欢脂肪,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也很弱。它们是相对较弱的害虫,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如果家里粮食用得差不多了,又刚好潮湿温热,是非常适合米象生活成长的。这时,只要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它们就可以繁衍后代,迅速增多。 对于这样一群讨厌的虫子,我们人类是没有什么天敌的,唯一的办法只有防堵。
首先,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和有虫垃圾,不要留下任何可以让虫子们繁殖的痕迹。由于米象喜欢温暖的潮湿环境,注意保持厨房和食物的干燥也非常重要。 最后再说一点心理阴影,因为我一直害怕虫子,所以每次看到米象或者类似米象的虫子都会紧张万分,大喊大叫。但据爸爸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可没有这么娇气,见到虫子根本不叫喊,直接一脚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