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疫苗为何打三针?

别彦凡别彦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说明一点,所有宠物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所谓“弱毒疫苗”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目前给狗狗注射的狂犬病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是由病毒感染者感染后,采集病料提取病原体,经培养、灭活制成的。虽然疫苗本身是灭活病毒,但依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当机体遭受病毒袭击时可以迅速产生免疫记忆,进而消灭入侵的病毒。 但无论什么疫苗都有一定的免疫时效,一般灭活疫苗的免疫时效为12个月(也有说14个月的,不同产品不同批次会有差异),也就是说在接种完最后一支疫苗后的12个月/14个月内疫苗的有效性能达到百分之百,超过这个时间,疫苗的预防效果会渐渐降低直至消失。所以为了保持疫苗的最佳药效,需要定期给宠物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 常见的疫苗分二类和一类,其中二类的又分为联合疫苗和单苗;

1. 二类疫苗联苗——预防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传染性肝炎。

2. 二类疫苗单苗——预防狂犬病、冠状病毒性肺炎、钩端螺旋体病。 上述疫苗中除狂犬疫苗外都需要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15~21天,在接种完最后一针疫苗的7天后,宠物体内会产生抗该疫苗的特异性体液免疫。而狂犬疫苗需要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21天,由于该疫苗属于活疫苗,如果接种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向宇飞向宇飞优质答主

幼犬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病原体,所以它们体内没有中和性抗体,即保护性抗体。而母源抗体是幼犬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它可以中和掉病原体。如果母源抗体高于某个阈值,那么疫苗中的弱毒或灭活病原体就会被全部中和掉,幼犬就建立不了免疫,即打疫苗无效。母源抗体低于某个阈值,就会有部分病原体漏网,可以启动幼犬的免疫应答,即幼犬可以产生抗体。但是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幼犬产生的抗体水平不高,不足以保护幼犬。只有当母源抗体消失后,即打最后一次,幼犬才会有很强的免疫应答,保护抗体水平能够达到标准。

母源抗体一般在6周龄开始消失,2月龄消失完毕。即6周龄,幼犬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很高,打第一针疫苗保护抗体产生很少。然后每隔2-3周打第二针第三针。所以当打第三针时,即母源抗体消失后,幼犬自身就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