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正常大便什么颜色?
首先,明确一点:正常的猫咪粪便不应该有血! 血便、稀便、软便、粘液便、豆腐渣样便……看到猫咪拉出这些“不正常”的粪便就要注意,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早应对。
1. 血便(血液混合在粪便中) 有便血情况的猫,首先要观察一下便血量,是少量鲜血还是大量出血。如果是少量出血,可能只是食物或粪便干燥,划破肠道引起的;但如果便血量多且持续,就需要注意了,最好及时带猫去医院检查一下。 如果发现有鲜红色的血液混在粪便里,说明出血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发生,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消化道损伤导致的,比如吃了异物或尖锐物刺伤肠道等引起。但是,如果出血呈暗红色,并且与粪便均匀混杂在一起,可能就提示上消化道或者小肠有出血,建议及时就诊。
2. 软便、稀便(未食用固体食物、液体食物,但排便状态从成型到松散不等) 如果猫咪的粪便一直都很软或者很稀,而且吃进去的东西又没有完全消化就拉出来,说明胃肠道蠕动过快,可以考虑给猫咪喂点益生菌调理下。 但是,如果猫咪服用了益生菌后仍然没有好转,或者情况加重,就必须立即去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看粪便的形状还要留意里面的内容物,如发现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则说明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卵,则需要及时给猫咪驱虫。
3. 粘便、豆腐渣样便(粪便内黏附粘液甚至豆腐渣样分泌物) 如果发现猫咪便内有黏液和豆腐渣样的东西,可以先看看猫咪的粪便有没有干硬结块的情况,如有考虑是不是毛球堵塞了肠道所致。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给予益生菌调节,同时补充油剂营养素,促进油脂分泌,润滑肠道,帮助毛球排出。 但是如果发现猫咪的便便出现黏液、豆腐渣样分泌物时,且反复检查未发现食物残渣或毛团,应及时带猫咪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