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球虫感染什么症状?
球虫病(Coccidiosis)是一种常见且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革囊尾蚴、圆形虫荚和等孢球虫引起。其中以革囊尾蚴引起的蛔虫病最为普遍;卵囊和等孢球虫可引起人的急性消化道疾病,但较少见[1]。 球虫病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不同种类的动物都有可能被球虫感染,目前研究较为清楚的寄生蠕虫有50余种,寄生于禽类的主要是艾美耳属、等孢球虫属和变首科;而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主要是等孢球属、艾美耳属及异刺艾美耳属。其中对鸡具有重要危害的是艾美耳属和等孢球虫属中的多种球虫,如鸡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等孢球虫(Isospora bursa)[2-3]。
一、致病机制 目前人们发现影响球虫病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病原体本身的特性。
当球虫侵入机体后,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肠上皮细胞损伤并引发炎症反应,造成宿主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另外,由于肠道功能受损,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生长迟缓或发育不良等现象的发生[6]。研究表明, 球虫感染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病原微生物得以入侵并定植于肠道中;同时也会抑制有益菌的生长与繁殖进而降低其抑菌作用[7]。已有研究表明,某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抑制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来促进其他病原体的入侵和增殖,从而增强自身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能力;这些病原体也能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实现自身的增殖和传播[8-9]。
二、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球虫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杀灭已感染的幼虫为主,但由于一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而且容易使虫体产生耐药性,因此需要寻找新型的低毒高效的药物。而预防则主要是从疫苗和环境卫生两方面入手。
1. 使用抗原性较弱的卵囊作为疫苗 对抗球虫的药物多为化学合成品, 不仅价格昂贵, 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残留毒性等问题; 而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控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目前尚未研制出能够完全抵抗球虫感染的疫苗。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发出一种既可以杀死所有处于侵袭期的幼虫,又可以避免虫卵进入二次感染期的疫苗。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展了对球虫疫苗的研制工作,但是效果不太理想。为此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期找出更加有效的疫苗。
1.1 基因缺失疫苗 首先科学家将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基因全部切除,制备成基因缺失灭活疫苗Aerugine Bs,将其与油佐剂混合制成疫苗Aeruginic,然后进行皮下注射。接种Aerugine Bs疫苗的雏鸡在24 h内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是血清中抗体水平较低且在接种后第12周开始下降至检测不到,说明该疫苗没有发挥作用或是不能诱导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力[22,23]。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鸡艾美耳球虫的3个主要致病基因Eim112、EM3 and EM4为靶标,利用反转录病毒技术构建出一个含以上三个基因片段的单克隆重组病毒株RVEmLacZ,再将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LacZ基因插入到RV Em L ac Z 中使其成为多克隆重组病毒MV-Emlacz。然后将此病毒株和油佐剂进行混合制成疫苗MV- E m lac z ,最后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雏鸡接种。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的小鸡在5周内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其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却很高,达到了保护程度,这说明此疫苗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保护作用[24,25]。
1.2 减毒疫苗 还有部分学者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对已经处于潜伏期的鸡艾美尔球虫进行遗传修饰以达到削弱其致病性的目的,从而得到一种既不会导致宿主死亡又能有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应答的疫苗。
研究人员先将鸡艾美耳球虫的4个致病基因(Em5/Em6,EIM2, EIE3)分别导入到一个可溶性表达质粒pET28b中并获得重组质粒 p ET 28 em l o c a t e d ( R ),然后再用CaCl 2转染大肠杆菌BL21 ( DE3 ), 诱导表达融合蛋白LacZ,随后通过PCR鉴定获得阳性克隆, 最后将含有基因的细菌菌液接种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物接种于鸡胚中以获取减毒活菌株。
将减毒活菌株与佐剂混合制成疫苗EMLA,然后给小白鼠和雏鸡进行皮下注射或者肌内注射。结果发现小鼠和鸡都产生了很强的抗体并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雏鸡在接种疫苗后1个月内都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状况,但是血清中的IgM浓度却比未接种的对照组低很多 [26,27]。 总之,无论是基因缺失疫苗还是减毒活疫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2. 加强环境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无污染,注意定期更换水源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传播。另外,还应做好粪便的处理工作以避免污染环境。另外还可以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以减少虫源数量增加。在进行驱虫的时候也要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过度用药而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 王慧敏, 陈玉国,等. 人球虫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