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占地盘怎么纠正?
关于狗的领地行为和地盘意识, 有很多文章有很详细的描述,本文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1.为什么会有领地行为? 2.领地行为有哪些表现? 3.什么导致领地行为的发生? 4.怎样解决或减少领地行为? 一、为什么会出现领地行为 “领地行为”(territorial behavior)是动物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域而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行为的表现。这些领域通常包含:一个区域、一窝巢穴或者一块食物等。
例如猫科动物会展示出自己身体宽度的行为;犬科动物比如狼会咆哮并发出嘶鸣声;一些食肉目动物用尿液标记领地;鸟类则会通过在地面留下唾液来标记领地... 而“地盘观念”(space concept)则是对于某块区域的占有欲以及保卫该区域的欲望。这种概念并非只局限于领地保护,还涉及到对食物的占有以及对陌生人的警惕性等等方面。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它们理解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领土意识和领地行为”!
二、领地行为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领地行为是指动物为了捍卫自己领域而做出的各种动作和行为。那么,究竟哪些动物的领地行为比较常见呢?
1.犬科动物:犬科的领地现象最为普遍,包括狼在内都有强烈的领地意识。
2.猫科动物:大部分猫科动物都具有领地意识,尤其是狮子和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更为明显。
3.食肉目动物: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豹子等食肉目动物也有较强的领地意识。
4.鸟类:大多数的猛禽类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如鹰等。
5.其他动物:还有一些动物虽然不属于食肉目也不属于猫科但也都具有领地意识。三、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领地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本能驱动;另一个则受后天习得的影响较大。其中前者较为重要而且普遍存在。
首先来看看本能因素吧——许多动物都有与生俱来的领地意识,这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当然也不排除外界因素影响)。
例如家犬中就有个有趣的现象:同种不同品种之间往往会因为争夺领地而产生激烈冲突甚至打斗起来!不过有些品种的犬类并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哦~比如西施犬和沙皮犬都是属于中国本土犬属品种之一但却不会为了争地盘而大打出手呢~~
其次就是后天学习了: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在不经意间通过模仿其他个体行为的方式来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域感与安全感!比如说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猫咪们喜欢蹲坐在高处或趴在墙边朝下看去以此来表明自己正在“守护家园";而小狗则喜欢在主人身边跑来跑去甚至爬到沙发上去睡一觉以此来表示自己已经“占领领地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学习效应:通过对其他同类行为进行反复模拟并最终形成固定习惯从而强化自身自信心及安全感!四、如何解决或降低领地行为
对于宠物来说,领地行为往往会给它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第一方面来自于对主人的不信任和排斥心理影响食欲和健康状况等问题; 第二方面就是对环境产生抵触情绪破坏周围设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宠主而言如何消除领地行为给自家宝贝带来的困扰便成了首要任务啦!
1.训练狗狗定点排便 2.培养狗狗好习惯
3.多陪伴狗狗玩耍 4.多带狗狗出门溜达 5.做好安全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