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和犬是是一种品种吗?
“狗”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泛指所有家养的犬科动物,不过这仅仅是一个通称而已,并不是某个具体物种的学名,因此它并不能充当任何一个物种的正式中文名(学名)。 事实上,“狗”这个字的本义是野生的狼被人类长期驯养后发生变异的一种亚种。这种生物的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们的毛发颜色变得更加多样、体型也变得相对矮胖而四肢修长。与此同时,它们也丧失了野生狼的大部分捕食与防御能力,变得只能以肉类为食物而且只能在白天活动;这些变化使得它们必须依赖人类才能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
随着狼被驯养的时间越来越长以及种群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有的狼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牙齿和骨骼变得越来越小并且头部也变得更窄更长、四肢也更长更细。这样它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身体结构和新的生活方式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类个体称为“狗”。 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最早驯化的是一种毛色呈黑色的狼,所以这种狼也被称作“黑狗”或“草狗”(后来则统称“黄狗”),因为当时除了黑色外其他颜色的狗是比较少见的,甚至有人认为黄色也是黑色变来的[1]——虽然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直到今天中国南方还有很多地方把土狗叫作“黑狗/草狗”或者“草黄”[2][3]。而在欧洲人那里,他们最早驯养的则是另一种毛色呈黄色的狼,所以他们也把这种狗称作“黄狗”或者“黄狼”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金毛寻回猎犬”。
至于你提到的“犬(quǎn)”这个字眼,它的本意是指狼的幼崽,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犬科动物——在古代文献中常常会出现关于“犬”的各种形态描述,但从未有人将之等同于现在的任何一种犬科动物[4];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来特指中华田园犬(“土狗”)——当然也可以用于指代其它一些本土犬种比如川东犬("川狗")、河南土狗("淮狗")等。